日常生活中,天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正确分类这些垃圾,不仅仅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垃圾污染,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小绿桶进家,专门装厨余垃圾;扔垃圾有奖励,可兑换奖品……什么样的垃圾分类模式最能赢得居民的心?
5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近日,记者探访了我市垃圾分类新模式,探寻垃圾分类的新路径。
每天把垃圾桶拿到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会有专人帮你把垃圾清理掉,还会把垃圾桶洗得干干净净,等你有空时再把干净的垃圾桶取回家,这种垃圾桶还有自己的名字——“小绿桶”。
投放垃圾也能放出个仪式感来,在邯山区浴新南街道,不少居民正享受着这样的“VIP待遇”。
5月25日,记者来到浴新南街道邯峰小区。该小区共有16幢居民楼,每幢楼前都设有“小绿桶”集中回收点。
记者看到,“小绿桶”是个密闭的垃圾桶,每个桶身贴着对应的门牌号。居民们领取“小绿桶”后,放置在厨房,专门用来收集家庭产生的易腐垃圾。
“刚开始不习惯,现在就像出门一定要带钥匙一样,随手就把‘小绿桶’带上,放到柜子里,回家时再把桶带回家,这样的方式很有仪式感。”陈晶黎是邯峰小区的住户,她提着装有厨余垃圾的“小绿桶”,放到楼道下的厨余垃圾收集站。
在厨余垃圾收集站,保洁员张彦灵与搭档李军才正忙着。只见张彦灵拿起其中一个“小绿桶”,将里面不属于厨余垃圾的塑料袋或餐巾纸等分拣出来,放到一旁的灰色垃圾桶里,再将剩下的厨余垃圾全部倒进绿色垃圾桶,并用水枪清理洗涤干净后归位。
“最初实行‘小绿桶’模式时,经常有居民将垃圾混装,但随着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如今垃圾混装的情况大幅度减少。”张彦灵和记者说,垃圾分类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生活中最容易产生的便是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为了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邯峰小区除了在固定点位设置四色垃圾桶外,还在每栋楼前都特别配备了其他垃圾桶和厨余垃圾“小绿桶”收集站。
“妈妈、妈妈,我们有多少积分了,这次我要用积分换笔芯。”在邯峰小区智能垃圾回收站旁,市民王艺晨正带着两个孩子将攒了一周的可回收垃圾放入智能可回收物投放箱。
蓝灰色的智能可回收物投放箱又分为五大类:纸类回收、塑料回收、金属回收、织物回收及玻璃回收。
只见王艺晨“一声令下”,两个孩子便默契地将他们带来的可回收物分好类,随后王艺晨用手机扫了扫智能垃圾回收站二维码,孩子们默契地将分类好的可回收物投入回收箱内,随后可回收物投放箱电子屏幕上便显示出此次回收物新增的积分。
“给小孙女换了笔记本,家里没有洗碗布了,这次也用积分兑换了。”市民尚女士也是智能可回收物投放箱的忠实用户,她和记者说,自己家住邯峰小区,在附近开了一家小饭店,所以经常会有塑料瓶、纸箱子,没有智能可回收物投放箱的时候,她要自己去附近的垃圾回收站卖废品。
“有了这个智能可回收物投放箱,我就不用专门去卖废品了,它是24小时运行,我下班后顺便将可回收物带回来投放就好。”尚女士举了举手中兑换的商品,“如今我家中的许多生活物品都是从这兑换的,不仅保护了环境,也让我们得到了真实惠。”
“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小伙伴们,你们学会了吗?”5月25日下午3点,家住邯峰小区的晨晨小朋友正对着手机摄像头,有声有色地讲解垃圾分类。
“孩子最初也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随着社区不断举办有关垃圾分类的活动和讲座,他对垃圾分类的兴趣慢慢的变大了。”晨晨妈妈和记者说,今年晨晨开始接触短视频平台后,便自发在短视频平台中录制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短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分类,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
“除了拍短视频,孩子还愿意带着同学、朋友去社区中的垃圾分类宣传角。”跟着晨晨妈妈的脚步,记者来到了邯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宣传角中,记者看到了各种关于如何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
“中心活动室定期为小朋友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晨晨妈妈和记者说,除了定期宣传外,小区内还设置了各色宣传板、公示栏,让居民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今,垃圾分类已渐渐是我们小区居民的自觉行动。”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知识科普及提升改造,慢慢的变多的居民了解了垃圾分类知识,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邯山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和记者说,截至目前,邯山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共配置分类垃圾收集容器20000余个,配有垃圾分类亭、厨余垃圾减量机和有害垃圾收集车、有害垃圾暂存方舱,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等设施。
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别的媒体与网站的图文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愿支付合理费用,并协调给予处理。如不同意本网站之转载,请及时告知我方撤除。
加快推进高水平发展 奋力开创邯郸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丨“鸡泽曹庄镇站—越南河内”东盟班列首发